西方列强海上扩张,转眼就到了大清的家门口,年鸦片战争爆发,古代中国的航海梦彻底破灭之时,却有了另一次“意外”,促成了中国人旷古未有的远航。这艘远航的中国木帆船,有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名字“耆英号”。
依靠着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列强对中国帆船特别感兴趣,如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外甥中国海关第四任总税务司梅乐和,就搜集了一百多件中国船模,最后都带回了英国。但是,大清规定禁止中国人买大船给外国人。所以,年8月,英国人在广州看上一艘在南洋贩运茶叶的中国商船后,即以秘密方式与船主进行交易,随后把它开到英国占领的香港停泊、整修,并给它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耆英号”(KeyingJunk),在英国人眼里,与他们签了一系列卖国条约的耆英,是个“通情达理”的清国外交官,是个吉祥的名号。年,中英鸦片战争中,耆英作为钦差大臣赶赴南京,与英国代表璞鼎查谈判,代表清*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根据洛克兄弟于年在伦敦出版飞尘蚀刻版画《中国木帆船“耆英号”》,“耆英号”是一艘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的三桅平底船,此船是广船,船舵上方绘有大鹰,还有福船的“花屁股”。艉楼上留有广船式观察小窗,悬吊式穿孔艉舵也是广船特色。这是一艘融合了福船风格的广船。它也是一艘准兵船,其船舷上各有九个方形的窗口,应是该船配置18门火炮的炮眼。
洛克兄弟绘画《中国木帆船“耆英号”》远洋的航程经历
年12月,英国人招募了30名中国造船工匠和12名英国水手,装载大量工艺品驶出香港。临行前,香港总督约翰戴维斯爵士、海*上将托马斯·科克伦爵士,以及舰队的*官、总司令到港送行。年3月绕过好望角时,遇上了强烈的西风和严重的飓风,证明了中国木帆船的耐用。17天后,于年4月在圣赫勒拿岛抛锚。由于热风和洋流,“耆英号”偏离方向,驶向了美洲,最后在美国康乃狄克州的桑迪胡克斯靠岸,最终于年7月抵达纽约。“耆英号”是第一艘到达纽约的中国的船只,因此受到热烈欢迎,每天有不少于七千游客登上她的船。在纽约停靠几个月,引起了船上中国船员的愤怒,因为他们本来的合同是前往新加坡和巴达维亚(现为雅加达)八个月的航程。船上26名中国工匠在纽约乘“坎迪斯号”返回广州。年11月18日,停靠波士顿港,同样是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感恩节那天有多达四到五千人。
达到目的地英国
年2月17日,“耆英号”起航前往目的地英国。2月28日,在大西洋中遇到了一场风暴,摧毁了携带的两艘救生艇,撕裂了前帆,并损坏了硬木铁制的船舵,二副在修理舵的过程中溺水而亡。
根据媒体的报道,“耆英号”的航速相当快:
“耆英号”接下来到访了波士顿,从这里于2月17日起航前往伦敦,3月15日抵达困顿圣奥宾湾,跨越大西洋仅用21天,即使是美国的邮*蒸汽船也落下风。(IllustratedLondonNews,)
伦敦画报当时的报道“耆英号”抵达英国后,英国发行了一枚纪念奖章,奖章正面载有:
第一艘绕过好望角或出现在英国水域的中国帆船。她的尺寸是长英尺,吃水深度19英尺,负载吨。舵7.5吨,主帆9吨。主桅距甲板85英尺。这艘船是用柚木建造的。于年12月6日从香港启航,于年3月27日抵达英国,距广州天。“凯莱特船长”,指挥官。
当时发行的quot;耆英号quot;纪念章英国人认为“耆英号”具有优秀的适航性,且优于英国自己的蒸汽船:
她证明了自己是一艘出色的海船;她抵御风暴的能力,即使不能超过英国建造的船只,也能与之匹敌。(IllustratedLondonNews,)
她躺在布莱克沃尔的泰晤士河上。[2]许多人参观了这艘船,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和其他皇室成员。
年7月29日的《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LondonNews)描述了英国社会各界对“耆英号”的访问:
由中国船员驾驶的“耆英号”,船上的接访者是一位有品级的满大人(mandarinofrank)和一位中国著名艺术家(ChineseArtistofcelebrity)。船停靠东印度码头,毗邻铁路、轮船码头和黑墙(Blackwall),客舱装饰装饰豪华、开放中国的各种奇珍藏品,供人参观,展览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
入场费一先令——在皇家中国帆船短暂停靠伦敦的有限时间内,参观入场费将减至一先令。这个最有趣的展览,被恰如其分地称为“欧洲最伟大的新奇事物”,女王陛下、所有皇室成员以及包括几乎所有伦敦贵族和外国人在内的无数人都参观过。参观票,包括票价和入场费,由黑墙公司和东印度铁路公司发行。从威斯敏斯特和伍尔维奇之间的所有码头,可以直接乘坐公共汽车,也可以通过汽船前往;票价4d。
泰晤士报(TheTimes)也报道了“疫情好”的访问:
伦敦附近没有比中国帆船更有趣的展览了:进入景区,你就进入华人世界,从泰晤士河岸进入中国广州。
最终命运
“耆英号”最后出售给岩石轮渡的Crippin和Forster先生,被蒸汽船从伦敦拖曳到柴郡默西河,年5月14日在岩石轮渡码头停靠后,供人参观。年9月29日,本来计划将“耆英号”拖往外国港口供给参观。但未能成行,它在Redhead、Harling和Brown的造船厂以研究为名被拆除。
年12月6日星期四的普利茅斯和德文波特周刊(PlymouthandDevonportweeklyjournalforThursday)报道:
中国帆船曾经是最受欢迎和吸引的展览,现在在利物浦对面的特兰米尔渡轮(TranmereFerry)的岸上腐烂,无人照管。
香港海事博物馆有“耆英号”的大型船模,模型是根据历史上相关报道和图像,按照1:12的比例制作的,为了表现其经历了艰苦的航程,还专门进行了做旧。
香港海事博物馆的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