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思维与素材》
我,为何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视频
内容
我,为何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几次“登过”泰山,总想体验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但是,每次都是昂然而去,“失落”回来。登泰山,是什么原因,让我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是胸怀不大,还是情感不够?
同事告诉了我,他的登山经历:准备手电筒,必须是笔式的,便于咬在嘴里,以保证双手都可以“空出来”攀、扶、拉;要带好布制手套,保证手不易擦伤;必须背双肩背包,容量大,双手可以解放;带点食品、水果,要带足矿泉水,尽最可能多带。
听了他的登山“经验”,在心理上,我已经“退却”了。不知当年“杜甫们”是如何装备“登山”工具的?
还是这位同事告诉我,第一次“登”泰山。见一路上,有人卖矿泉水。看价钱,5元一瓶,你才在山脚;8元一瓶,接近半山腰了;10元一瓶,山顶就在前面了。
如此判断“路程”的长短,还真有点“新发现”!
今天,我们“登山”,一般都是汽车、缆车、电瓶车,或者人力轿子等等,真正意义上的“登山”,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
读万卷书,现代人可以做到;行万里路,当今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当年的杜甫,没有留下“登山”的经历,他只告诉了后人“一览众山小”的“结果”。
看来,要获得这样的“结果”,还必须有“杜甫”的登山“过程”才行!
杜甫,向你学习!
重点圈画
要获得这样的“结果”,还必须有“杜甫”的登山“过程”才行。
要点解读
今天,我们在阅读品尝古诗文经典作品时,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阅读要素,就是没有或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