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做事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我们做事应有的态度。高调,不是喊着口号让别人都知道你要做什么,而是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看得透彻,把握根源和关键,漂亮地完成每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做人处世的态度是从古至今人们争论的一大热门话题。很多人都认为,做人应该高调些,处处都要争着表功请赏,这样才能被他人注意,得到更多的机会。另一些人则认为,做人应该低调些,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要过于兴奋地面对,在处理事情前,要先做好最坏的打算。而且,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能太突出,平凡、简单才是最好的。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若能中和这两种处世态度则是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这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所收获。再宏伟的梦想,也经不住只说不做。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
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而人品要靠做事来体现。
有一对渔民爷孙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海打鱼。
大海深处,爷爷教孙子如何使舵,如何下网,如何根据海水颜色的变化辨识鱼群。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大海的脾气也让人捉摸不透。刚刚还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突然间就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几乎要把渔船掀翻,连爷爷这个老水手都措手不及,吃力地掌着舵,同时以命令的口气大喊:“快拿斧头把桅杆砍断,快!”孙子不敢怠慢,用尽力气砍断了桅杆。
没有桅杆的小船在海上漂着,直漂到大海重新恢复平静,爷孙俩才用手摇着橹返航。途中,由于没有桅杆,无法升航,船前进得很缓慢。孙子问爷爷:“为什么要砍断桅杆?”爷爷说:“帆船前进靠帆,升帆靠桅杆,桅杆是帆船前进动力的支柱。但是,由于高高竖立的桅杆使船的重心上移,削弱了船的稳定性,一旦遭遇风暴,就有倾覆的危险,桅杆又成了灾难的祸端。所以,砍断桅杆是为了降低船重心,使船保持稳定,保住人的生命,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孙子离开了渔村进入大城市生活、工作,他把爷爷的话记在了心里,那次历险的经历也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他的工作非常出色,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一再升迁。他说:“做事就像扬帆出海,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就像高高的桅杆上鼓满风帆一样;做人则要脚踏实地,无论取得多大的成绩,尾巴也不能翘到天上,无论地位多么显赫,也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失去做人的本分,终将倾覆于众人的汪洋大海之中。”
桅杆能影响航行速度,但只有船身才是航行的基础,没有船,再高的桅杆也无济于事。我们为人处世也一样,做事再有能力,如果在做人上出了问题,事业也不会成功。做事先做人,是因为人格在空间上决定了做事的空间;做人先做事,是因为人的各种素质,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形成;人的本质,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展开;人的潜能,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开发;人的能力,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发挥;人的成就,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取得;人的梦想,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实现。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是因为做事和做人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但是没有先后之分,并非没有高下之别。做人是主导,做事是基础。没有做事,做人没有根基;做事是我们立身成人之本。我们懂得做事,就永远有可以付出的资本。做事越多,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懒惰越多,收获越小。人生就是由这样一种惯性趋势操纵着。只要我们养成做事的习惯,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贡献社会、造福社会的资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