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李雕像被拆除网络图片)
杨大巍薛倩/文
年的8月,三艘海上帆船离开西班牙的安塔卢西亚,一路朝西,驶向了大海尽头的另一片未知世界。中世纪末叶的这三艘帆船,在没有航海仪器、航行线路,没有对于地球上海洋和陆地足够认知的情况下,靠着其中一个人的想象和坚毅,经过两个多月几度绝望的航行,终于见到了让这群人激动落泪的陆地。这个充满想象力的人,由于他无比的勇气和异想天开之下的坚持,人类迎来了伟大的的航海时代。
在过去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始终以一种敬意纪念着哥伦布——伟大的航海家和冒险家。哥伦布的海上航行激励着人类将目光延申至更深更远的世界,使得人类得以窥见那片陌生的土地,并最终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起崭新的文明。不过在多年之后,年的6月,许多愤怒的抗议者,在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市,将一座哥伦布雕像沉入了湖中。年的后半年,美国继续见证了另外六座哥伦布雕像受到摧毁。人类一直以来所称颂的勇士,在这一年里,不幸堕落成了一个杀人犯、贩奴者和种族主义恶棍。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哥伦布的遭遇令人唏嘘,而这一切,皆始于年5月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5月的那一天,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在被白人警察跪压了8分46秒以后,在尘世间永远地消逝了。
这是一个关于白人与黑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事件。在持续了几十年的警醒文化运动中,弗洛伊德事件无疑令人瞩目且意义深远。它再次在美国点燃了愤怒的火焰。被愤怒所唤醒的人群,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反思,发现长久以来,这种歧视与被歧视,压迫与被压迫,一直伴随着美国的历史。愤怒的人群不仅发现了哥伦布——一个将可耻的殖民主义者引入新大陆、投机而冷酷的冒险家,更发现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将领和士兵们,至今仍然站立在城市的光天化日之下,迎接人们怀有敬意的注视,而这些南方人,来自曾经的奴隶制家园。
自此,取消文化以一种人们始料未及的态势,横扫美国。
拆毁与消名
上一世纪踏上这片土地的他国民众,往往会因为罗伯特·李而有所感动。作为南方部队的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内敛自律,有着巨大的责任感。人们曾经这样理解罗伯特·李:理念上反对奴隶制,知道南方的必然战败,然而出于对家乡的忠诚,在一个沉重的时刻承担起了一个更为沉重的负担。在他的队伍投降以后的多年里,骑着骏马的罗伯特·李,始终屹立在城市的街头,严肃而沉思地注视着远方。正像接受他投降的格兰特将军那样,美国人在战后漫长的岁月里,始终对李将军怀有敬意。格兰特既没有将李将军送入监狱,也没有没收战败士兵的财产。被战争摧残已久的国家,终于以和平而收场。
罗伯特·李从绅士一般的军人落入尘土,诚让世人为之叹息。6月以后,罗伯特·李的雕像被拆毁,南方士兵的雕像被拆毁,更多邦联成员的雕像被拆毁。事实上,在年,全美被拆除摧毁的雕像将近座。而在抗议声中,当弗州决定拆除罗伯特·李雕像的时候,其后代也表示了赞同,认为雕像是压迫的象征,必须予以拆除。
在一系列的拆毁事件中,不仅民间在骚动,一些州和市政府也纷纷介入,使得拆毁雕像成为政府的决策。而今年6月,民主党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在众议院通过一项议案,决定拆除国会山所有邦联党人的胸像,以美国最高政府机构的身份,在取消文化运动中加上了浓重的一笔。
弗洛伊德事件使得许多机构及企业都开始小心谨慎地审视自身的形象、言论及行为,以避免在无意中涉嫌种族歧视。而一些过去争辩不休的议题,自此以后也都获得了解决方法。比如年的6月,普林斯顿大学董事会通过了决议,决定将威尔逊的名字从普林斯顿大学的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的名字中除掉。
威尔逊作为一战期间的美国总统,在经济及外交事务中对美国和世界都可说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在一战的最后阶段促成了停火协议。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阐述了避免世界再遭战火的新世界秩序。威尔逊在年赴巴黎筹建国际联盟并拟定凡尔赛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