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尤金·法玛正式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假说的前提是股票价格总是正确的,因此,市场走势是随机的,没有人能预测市场未来的方向。价格正确的前提是,制定价格的人一定是理性的,并且掌握充分信息的。
30年后,这个充分掌握信息的人---拉贾拉特南,一个皮肤黝黑的斯里兰卡人成为游走于华尔街与美国尖端科技公司信息流的精英代表。
拉贾拉特南自入行开始,就懂得如何利用人脉建立信息网络,将零碎的、不为人所知的各种信息拼凑起来从而建立投资组合。
这种勤奋在最初使得这个非美国主流社会的金融分析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扶摇直上。
他希望自己抓住一切可以获得信息的机会,坐飞机时跟左右两边的人聊天、在酒吧就向酒保打听顾客的身份...
在一次公司例行晨会上,上级预测一家应用材料公司的每股收益为41美分,而拉贾拉特南则马上回决他并说:据“可靠信源”,这家公司的收益应为42美分。当晚这家应用材料公司发布财报显示每股收益正好是42美分。
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帆船基金。
一直到坐上老板,拉贾拉特南在建立人脉、挖掘内幕、获取前沿信息方面丝毫没有放松,并且加大火力,马力全开的渗透到各家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科技企业...
他每年专门支出上百万美元,命令麾下的交易员与各大企业董事会成员、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财务总监建立私人友谊。
帆船基金前投资组合经理史密斯在后来承认:他曾经拉拢到一名英特尔员工,为其长期提供碎片信息,在没有信息可提供之后,他立即与这个员工切断联系,形同路人。这种极端功利的心态也是令人唏嘘。
拉贾拉特南随意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就可以告诉交易员,他得到了英特尔和AMD利润额数目,但是这两家公司都还没有公布这些信息。
在与大型科技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甚至向对方提出用其他科技公司的专利信息换取内部数据。
有次他向硅谷集团CEO提出,自己手里有IBM一家工厂的订单信息,作为交换,要求其提供硅谷集团的内幕信息,但遭到拒绝。之后这个CEO在公司下令,禁止所有人员与帆船基金的往来。
在长期的这种“勤奋耕耘”下,拉贾拉特南终于引来SEC(美国证交会)和FBI的注意,并开始进行大数据监控和监听。
后来发现,拉贾拉特南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华尔街和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利益通道。
事发后,包括评级机构穆迪分析师、英特尔员工,帆船基金交易员等多名人员携案潜逃。
帆船基金创始人拉贾拉特南也被纽约曼哈顿南区联邦法院起诉,遭到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内幕交易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