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类与海洋》的法文版出版,同年,《海洋星球》上映。
作者之一的亚恩阿蒂斯-贝特朗写道:
“海明威笔下的渔民形象已一去不复返。那位老人在杀鱼之前痛苦挣扎的内心,以及他与鱼之间建立的友好关系,都已不再能从现代那些操纵着工业拖网渔船、满脑只剩冷漠算计的船员身上看到。可是,哪怕现代人意识不到了,他们与海洋仍是紧密相连的:世界上没有一片土壤或海洋未留下人类的印记,甚至已遭到人类的破坏。”
人类与海洋之间是一种矛盾关系,人类既是所有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
《人类与海洋》一书正是为了呈现这样的矛盾。它铺陈海洋的美与多样性,也讲述它面临的威胁和可提供的解决方案。正如亚恩阿蒂斯-贝特朗所说:
“我们都见到了这个世界的美,也都选择将它的美展现给世人,以求能加强对它的保护。尽管地球在改变,在经受多重威胁,但依然美不胜收。而或许描绘它的美,能激起人们的动力,让它得到更好的保护。”
它以张照片,两种完全不同的摄影视角,全面展现海洋之美。之所以说是“两种视角”,是因为亚恩阿蒂斯-贝特朗长于高空摄影,布赖恩斯克里则擅长水下摄影。我们可以在书中见到“世界之眼”伯利兹大蓝洞,还有被视为世界遗产生物多样性宝库的鲨鱼湾,也可以见到大如灰色山岩的南露脊鲸,能住在废弃易拉罐里的橙色叶鰕虎鱼,当然,还少不了深海中色彩瑰丽的包氏海葵,到浅海悠闲吃草的儒艮……
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序言里写道:
“亚恩阿蒂斯-贝特朗和布赖恩斯克里的这些绝美而富有同情心的摄影作品,是为最广大的读者而创作的。科学论据和政治辩论固然重要,但光靠它们并不足以帮助地球应对这场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也并不足以动员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的共同遗产。”
他还写道:
“面对巨大的挑战时,最大范围地动员尽可能大的力量极为必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若想阻止海洋的不断退化,人类就必须深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海洋储藏着丰富的氧气,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并保护着大量未经开发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维持生物圈平衡的关键因素。海洋物种同时也是沿海居民的食物来源、工作来源和贸易来源。”
对于人类而言,海洋还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甚至承载着人类的梦想、野心和期望。早期人类试图通过船只征服大海,但显然徒劳无功。后来,他们配备了指南针和航海地图。15世纪的帆船掀起一场航海革命,让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驶向远方,改变世界。从此,地球进入真正的海洋时代,海权国家的崛起重塑了世界格局。
当然,阅读《人类与海洋》,可以抛开这些常识,专注于图像自身的美。毕竟,就如作者所言:人类是“视觉动物”,同时,“被拍下的大自然拥有平复人心、激发灵感和好奇心的力量。这些照片也能督促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将想象付诸行动”。
书名:《人类与海洋》
作者:[法]亚恩阿蒂斯-贝特朗/[美]布赖恩斯克里
译者:龚思乔
出版社:后浪丨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7月
定价:元
图片均来网络
原标题:《他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底,一起直面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