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lude/威雅十年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前,在威雅创校之际栽下的一株株小树苗,如今已然抽枝拔节、绿意葳蕤,渐渐汇聚成中心花园一景。这生机勃勃的长势正如威雅十年间走过的足迹与经历的沉淀。温馨、有爱的威雅社区也因此尽享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骄傲。
这里,因每一个威雅人而温暖、精彩。让我们通过本文视角,跟随一些与威雅十年同行的学生、老师和朋友,聆听他们与威雅的十年故事,展望下一个我们即将一起抵达的远方。
(下文皆以第一人称自叙)
一起走过十年的学生
Clarke同学(九年级Blake学院)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
都是这所学校教给我的。
我到现在仍能记得自己五年级时被评上小学部男生代表HeadBoy的那一刻。那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给同学们树立好的榜样。那时候,每逢学校开放日,我还会协助老师向家长们介绍我们的学校,别提有多骄傲啦。
现在我也想为这个我生活和学习了十年的校园尽我所能地发挥光和热。我是学生会里的九年级代表,也在Blake学院负责低年级运动委员会事务和学院合唱比赛筹备事务等。
我是幼儿园大班来到常州威雅的。第一天上学的印象其实已经不是很清晰了,但我依稀记得同学们都很热情,我很快就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小学一年级时,我就开始体验寄宿了。我想着集体生活很开心很新奇,就亢奋地直往校门里冲。但后来我爸偷偷和我说,我妈在我身后哭成了一个泪人。
我个人是很喜欢寄宿的,因为更充分的在校时间能感受更广阔的世界。小学的时候,我被拉去打橄榄球。有时候周末,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去周边的城市各种打比赛。中学开始,我接触了赛艇运动。一周两次晨训,我4:40起床无压力。在西太湖一边优哉游哉地划着船,一边看着朝阳从我前方冉冉升起,再伴着湖畔微风,很是惬意。
▲Clarke同学赛艇晨训记录下个学年就要开始IGCSE选课了,我目前正在广泛地体验各种领域的学习。比如,学校今年给九年级开设了很多实验性综合课程和课外拓展课程,可以提前一瞻IGCSE繁复的学科种类。因为我很喜欢烹饪,我现在上的课外拓展课就选择了“巧克力工厂”这门课,它是有关食品技术和食品科学的STEAM课程。除此之外,我还在学产品设计和运动科学,真的都非常有意思。
从手把手教我使用筷子,到探秘天体运动规律,我现在所知道的大部分东西全都是学校教我的,将来也会是。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感谢母校教会我成长。
??Clarke同学的回忆相册
一起走过十年的外籍老师
全人关顾副校长MrRalfDebos
相比你所身处的地方,
你所遇到的人更为重要。
像常州威雅的很多老师家庭一样,我们一家人都在常州威雅工作、学习和生活。我是英语老师出身,现在做到中学部全人关顾副校长,我妻子是中文老师,也在做小学部二年级的班主任。女儿Hana在读二年级,儿子Jordi在读四年级。前段时间,小学部在周六组织了一场足球锦标赛,我也融入在场的爸爸大军,给孩子们加油打气了。
因为吃住都和孩子们在学校,威雅的每一个学生都像是我的孩子。闲暇时一起谈天说地,周末一起约好打球。学校对我来说既是一份事业,更是温馨的家。
我坚信:你所遇到的人比你所身处的地方更为重要。我妻子和孩子们给我的陪伴让我始终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我在何处,无论我面临多艰难的挑战。所以,我也期望通过陪伴、不断引导、激励并支持我们的学生,帮助他们收获最好的人生。
我在威雅的十年里,当然有很多和学生的故事值得分享。不过,我此刻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我担任Elgar学院院长时遇到的男孩子。他像一头正值青春期倔强的小兽,莽撞、顽皮。一年过去,他表现得桀骜更甚,在学校里闯出许多麻烦。
相比较其他干预手段,我认为信任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静静陪着他度过“青春风暴”后,他开始静下心,思考未来。他在去年毕业了,并且是以那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毕业的,现在正在曼彻斯特大学攻读金融专业。
西太湖地广人稀,有风可依,更有动人的湖光湖景,像极了我的家乡,因此这里也会是我长长久久的第二个家。我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以免他们“不看方向”而从悬崖“跌落”,陪伴他们经历每一场“青春风暴”里的浮浮沉沉。
一起走过十年的中方老师
ALevel中文教师吴忠桂
专注教育,
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家从爷爷起就是私塾的老师,我姑父是小学校长,我爸爸也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在老家作为女孩子,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毕业后留在县城“继承衣钵”,但是我不想一辈子仅止于此,每天都在思考。后来,我放弃了县城里的编制,去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对外汉语研究生课程。
“国际化学校应该有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抱持着这样的想法,我独自奔赴常州,成为了威雅的第一批中方老师,去探寻一条家里长辈们没有走过的新道路——国际化教育。
那时候尚在创校筹备阶段,还没有学生。我们三十多位老师天天聚在一起研究教学大纲,制定计划,择选教材。真的是从零搭建起今天所拥有的的一切。
现在学生们走向国际,对国际上新的东西普遍比较认可。虽然土生土长在这里,但他们并不在意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这是他们恰恰需要进行中文学习的地方,这也是国际学校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作为老师,需要做好文化传承的作用,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语言,进而热爱。他们虽然现在是走出去了,但也要能够走回来。无论走到哪里,他们的根在这里。
感谢学校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能够让我接触到世界各地富有经验的老师,我也成长了很多。一个学校,它的灵魂在于老师。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祝愿学校办的越来越好。
一起走过十年的学校管理者
威雅学校董事、副总裁袁博
十年,
只是我们刚刚走过的很小的一步。
有一个女孩子,家在上海,在常州威雅寄宿了六七年了,回家跟妈妈说:‘谢谢妈妈,让我拥有一个最幸福、最快乐的童年。’每每听到此类反馈,我都再次感受到这份事业不一般的意义与重量。
常州威雅从第一届的7个学生开始,第二年发展到了三十几个,后来再到一百多个。一开始,孩子们只能在临时校舍里读书,晚上在酒店里“寄宿”。条件虽然艰苦,但学生们都学得分外专心和刻苦。
▲常州威雅前身临时校舍
十年前,西太湖畔这块地尚属偏远,交通不便。但我很看重这样好的自然环境。因为,这跟我们的全人教育的理念是相符的。我们可以把大块的场地利用起来,建设很多艺术、音乐和运动的功能性设施给学生们。因为正巧在湖边,所以我们特别设计了校园内的船坞码头。这样,我们的学生可以在湖里学赛艇、学帆船,我觉得全世界都很少有学校有这样的一个条件。
▲常州威雅综合运动气膜馆
▲常州威雅赛艇剧院、录音棚、赛艇运动中心
其他学校通常会介绍他们的升学怎么样,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去到了QS排名多么靠前的大学。但是对我们来说,常州威雅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学校最大的成就就是,毕业生们基本都去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这不仅包括剑桥、帝国理工等顶尖大学,也有很多不为大家熟知的,但在其领域内是非常拔尖的专业类院校。
比如,在美国烹饪界的最高学府——美国烹饪学院(TheCulinaryInstituteofAmerica)钻研厨艺,在音乐专业位列全英第一的杜伦大学进行英语和音乐的双专业学习,朝着自己的音乐剧梦想努力,在悉尼科技大学拿着数十万元的奖学金做游戏设计……比剑桥offer和百万奖学金更酷的,是学子们在威雅开始展开的奇遇人生。
第二项成就是,很多孩子来到常州威雅的时候,是已经被他原来的学校贴了标签,甚至被认为一无是处,但却在这里念书的几年里产生了巨大的蜕变。就像,4月份我突然接到一位爸爸的电话,高兴地讲述着自己的孩子现在在英国一所很好的大学里学习自己最热爱的电影海报专业,并且拿到了奖学金了。
一个连学校门都不敢进,跟自己父亲跟或其它人见面的时候头都不敢抬,极度自卑的孩子,如今变得非常自信,去英国之前已经与父亲变得像亲兄弟一样亲密。这神奇的魔法来源于每一个威雅人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常州威雅获BSA“年度国际寄宿学校”奖
《Spears》杂志评选常州威雅为年度▲
全球百大私立学校
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最佳私立学校”
“十年只是我们的一小步。”没有每一位威雅人的付出,就没有办法在常州生根出一所在华东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小有名气的全人教育学校。”
和每一组家庭、每一位老师从相遇,到同行,总有无数珍贵的感动与温暖。十年,常州威雅实现了很多成就。愿十年后,是今日想象不到的梦想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