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林中阳,年生于甘肃民勤,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解放*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是中国著名书法家。
林中阳的书法源于传统,功力深厚,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秉塞北之雄浑,取江南之婉约,潇洒中见沉稳,畅达中具雄强,是中国西部书法的典型代表。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并获奖。代表作十米长卷等作品分别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行*学院、总参等***机关悬挂或收藏,成名作“龙”曾被中央领导以国礼赠送15位外国总统等高级领导人。曾应邀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安徽九华山、福建清源山、陕西白云山、略阳灵岩寺、西普陀寺、北京奥运村、北京地坛公园、上海*埔大楼、咸阳国际机场、兰州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云南长水机场、敦煌国际机场等题字并刻石。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林中阳书法选集》,荣宝斋出版了林中阳书法专辑《心灵之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主办了《林中阳书法展》,并于年开始在全国26省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了林中阳书法展全国巡展。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举办书法展,率团赴美国纽约、泰国曼谷、阿联酋迪拜、印度新德里、澳洲墨尔本举办展览,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书作被海内外*要及收藏家收藏。年6月两幅书法作品被神州九号宇宙飞船搭载,遨游太空。年正月初一,书法作品“蛇”被定格在迪拜七星帆船酒店,——年书法作品“马”“羊”再次点亮帆船酒店。
林中阳先生长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曾为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价值30万元的书法作品,分别为西藏、*、陕西、湖南、江苏、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北、甘肃、福建、宁夏、重庆、湖北、海南、广东、山西、山东等26省希望工程各捐赠人民币10万元,并在当地建立了林中阳希‘望小学。在湖南湘江捐建了林中阳书法碑林。
窑火书香,瓷韵悠长
——读林中阳陶瓷书法作品
陈雨前
瓷器与书法,都是中国国粹,都是中国元素,都是中国神奇的创造!
书法与陶瓷的渊源,可以说,在中国任何艺术种类中,它们的结缘,都是最早的,也是天然的。远古陶器的装饰中,那刻那化,那竖那横,那有迹可寻,那形断意不断的书写符号,既是中国书法的最早起源,也是书法装饰在陶器上的最早表现。这一点,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论述“”(参见李泽厚著《美的历程》)。
瓷器装饰与书法的结缘,或者说用书写的诗句装饰瓷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的长沙窑和宋时的磁州窑,尤以长沙窑为盛。近年来,长沙窑出土了很多唐代的瓷器碗壶瓶之类。在这些出土物之中,或以诗句,或以整首诗歌装饰瓷器。书法有的严谨,有的潇洒,有的高古,有的放逸,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长沙窑瓷器,是釉下装饰,这些书法,一经高温烧成,千古不变而如新,使千年之后的我们,在得睹唐时瓷器的光彩的同时,欣赏到唐时的诗歌与书法之美。不仅如此,由于唐时长沙窑属于纯釉下装饰,用于装饰这些瓷器的诗歌,有的可从《全唐诗》中找到,还有不少《全唐诗》中没有收录到,更可想见唐诗之盛与唐风!体现了釉下装饰的另一种价值。
用书法装饰景德镇瓷器,或者说,景德镇瓷器与书法的结缘,也是由来以久。除了历代窑工用各种书法形式装饰瓷器之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明朝的书法墓志铭圆形瓷板,清乾隆朝的书法“寿”字圆盘,清代著名督陶官唐英的自题诗装饰瓶。
民国以来,随着绘画装饰形式较广泛运用于瓷器装饰,因绘画是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书法装饰于瓷器就不鲜见了,但多比较随性,多为点缀行的装饰,纯书法装饰的难得一见,更不要说名书家作品装饰于瓷器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画家如林凤眠、唐云、程十发等来景德镇,留下不少墨宝。剧作家如田汉也来到景德镇,并且留下了诗歌。最有名的、对景德镇影响最深的最为人称道和广于传颂的,是郭沫若于年来景德镇考察时亲手题写的《题与艺术瓷厂》一诗。(录全诗,最好是原题书法)“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这首诗,高度概括了景德镇瓷业的历史、特点,寄托了诗人对瓷都景德镇的期待。自此以后,虽陆续有不少书家来景,进行艺术交流,有的直接在瓷胎或者瓷坯上进行书法创作,但时至今日,难闻有瓷质载体的书法作品名闻于世,倒是本地书家创作了不少陶瓷书法作品,有的成为名作。最为突出的,是景德镇已故文联主席张保增先生的陶瓷书法作品。张先生在是书法名家,在楷、真、草、隶、篆诸体均有成就,尤以行草而著称。因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在瓷质载体上进行过较长时间的书法创作,釉上釉下兼善。特别的是,他是在进行真正的陶瓷书法创作,不仅对载体的特性十分了解,而且,对瓷的原料、油料、瓷绘用笔等都了然于心,而且能够根据瓷质载体的的大小、方圆、长短、胖瘦等进行构图布局,因此,他的陶瓷书法作品,是真正的书法与瓷器融于一体的作品,而不是仅仅在瓷之载体上题写了书法。我目睹过他创作的一套长条瓷器书法屏风岳飞的《满江红》。屏风由五块高两米、宽60厘米的瓷器白胎组成,瓷板一块快摆开,他蘸满瓷器新彩黑料,一气呵成,创作结束,大汗淋漓,湿透胸背。灵感状态一气呵成之作,留下千古绝唱瓷板书法屏风《满江红》。(要有此作品照片)。
因我虽然喜欢书法,也喜欢陶瓷书法作品,但于书法,我不懂,也不会写,这是我一直以来引以为憾的。我以为现当代与陶瓷有关的书法作品,要超过郭沫若与张保增这两人,应该是很难了,或者说很难引起我的兴趣。但未曾想到,林中阳先生的陶瓷书法创作,不仅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而且让我赞叹有加!
我与中阳先生相识,是偶然,也是缘。应该是前年吧,我去东乡拜访吴信根先生。适逢中阳先生应邀访问东乡,为东乡的“书法之乡”进行书法创作与交流。经吴信根先生介绍,我与他在其创作现场相识,亲眼目睹了、感受了其书法创作,深为其所折服。应我之请,中阳先生专门为我老家题写墨宝“象湾山房”四字,字苍劲老辣而又娟秀,为我老家增添了文气与雅气。我邀请中阳先生访问景德镇,进行陶瓷书法创作。
前年年底的时候,应该是元旦前后,中阳先生如约来到景德镇,因时间紧,来不及看看景德镇的美景,感受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氛围,专心致志的进行陶瓷书法的创作。造型有瓶、板与盘。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块宽一米五长近三米的大型瓷板上,创作了一幅以毛主席《七律。长征》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与他的得意之作——多次被选作国礼且被“神舟八号”飞船搭载上天的“龙”字书法作品。
他的以毛主席七律《长征》为题材的陶瓷书法作品,书法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气势如排山倒海,气韵夺人心魄,又让人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感。且布局谋篇精到。
他与瓷有缘,陶瓷颜料竟然第一次使用竟如此成功,颜料厚薄浓淡适宜,用笔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其风格其格调,真可直逼郭沫若《题与艺术瓷厂》而好不逊色!两相比较,郭书文气中有霸气,林书霸气中有文气。
“龙”字书法,是中阳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得意之作。此言不虚。书法似蛟龙翻腾,字体遒劲而又潇洒。从他的画册与资料来看,他的“龙”字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被多个外国国家元首、*府首脑或者将*收藏,也被国内的博物馆等馆藏机构收藏。
他在瓷器上创作“龙”字书法作品,比他的纸质的“龙”字书法,独有奇趣奇韵。光亮玉润的瓷板,一昂首翻腾的用黑色颜料写就的巨龙,生灵活现,一派生机,一派祥和,一派吉庆,尽显瓷器之美,尽显书法之雅,气势蓬勃,意蕴悠然。
中阳先生的陶瓷书法作品,虽然他来景时间不长,陶瓷书法创作平生也是第一次,但他的独有的灵性与感悟,创作了堪称可以传世的陶瓷书法作品,与景德镇结下了永恒之缘!
作者介绍:
陈雨前,男,年生,江西余江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景德镇学院院长,博士,博士生导师。“景德镇学”创始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赣鄱英才工程”领*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