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门最迷人、最有趣、最能令你大开眼界的学科”。
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我跟年仅5岁的儿子说,航天员们又一次开启未知世界的探索了,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这是不是就和郑和下西洋差不多呢”,在那一刻,我开始觉得儿子对我跟他讲述的历史故事有了自己的理解。
人们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对此,我颇为认同。
近期和儿子一起读了一本讲述欧洲古代航海史的书籍——《航海大发现》,这本书用60个小故事给我们描绘了航海家们勇敢探索未知大陆的画面。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不仅能了解航海探索史,更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品质。
本书的作者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先生,他是美籍荷兰人,著名学者、作家、历史地理学家,在历史、文化、文明和科学等领域都有广受欢迎的著作。其代表作《人类的故事》享誉世界,获得首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本简单描述航海史的童书究竟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地方吧。
1.听故事有趣?不,引发思考更有益
在跟儿子一起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小家伙总能提出一些需要我俩共同寻找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谓是涉猎范围极广:从天文到哲学,从地理到手工艺术,从历史到文学……可以说,正是这本书让我开始带儿子去感受跨学科学习的理念。
所谓跨学科学习,其实就是让我们把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构建这一体系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六大能力,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总结出的学习能力金字塔理论。
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大都停留在记忆和理解层面,其他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近几年来“大语文”的提法慢慢深入人心,我们不得不尝试着培养其他几项能力。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是怎样培养这些能力的呢?
首先,我带着儿子做了思维导图,将书中讲述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并在时间轴下方列出事件,用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孩子搭建整本书的框架结构,同时方便孩子记忆和理解。
其次,在碰到疑问时,我们将之记录下来,并制作成问题卡片,再去寻找答案。比如说:星空中的天体是怎样指引航向的?航船是如何抵御风浪的?能不能自己动手尝试搭建稳固的小桥等等。
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寻问题卡片中的答案了。由于提出的问题涉及不同的领域,我会和爸爸分工合作,各自带领孩子寻找自己擅长领域的答案。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大部分寻找答案的过程是由家长主导的,网络搜索、翻阅书籍,这个过程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乐在其中,不仅因为高质量的陪伴,也因为找到答案后的成就感。
当然,有些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找到答案,儿子也无法完全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提出问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了成长。
2.勇敢是不害怕?不,是害怕但依然去做
前面谈到的是我和儿子阅读这本书的方法,下面则想说说我们从这本书中学到的道理。
我们都听过这个说法:因为未知,所以恐惧。但其实人类对于未知不止心存恐惧,也还存有一丝好奇,这些许的好奇如果能够大于未知带来的恐惧,人类就会积极地走上探索的道路。
在讲述这段航海史的开头,作者说到了古希腊人,他们在没有坚固的钢制船舶、强劲的发动机和精准罗盘的情况下,勇敢的踏上未知的航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抵达了特洛伊城、穿越了地中海,但却因为恐怖水怪的传说,没能驶出地中海水域。
古希腊人因为恐惧停下来探索,那航海史就会因此中断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之后的几百年,欧洲航海史经历了古罗马人穿越英吉利海峡,最终发现英格兰;斯堪的纳维亚人向西抵达冰岛,继续向西登上格陵兰岛;美洲大陆被首次发现……在这段时期,航海家人都面对着科技的落后、环境的神秘莫测等问题,但这些并没能阻止他们出海寻找新大陆。
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在那个时代,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可以被归因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因为超自然,所以民众对海洋充满恐惧,虽然探索未知世界也曾经历近三个世纪的“人类航海黑暗年代”,但对未知的好奇终于还是战胜了恐惧,航海家们勇敢地踏上航程,终于先后发现了中国、美洲新大陆等等。
3.万事开头难?不,坚持更难
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哥伦布的航海历程了,作者在介绍他的故事时,最先使用了这样一段话:“当全世界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当公认的智者也指责你是笨蛋和骗子时,你却依然决定出发”,这段描述让我直观感受到了哥伦布的难。
仅是在航程开始前,哥伦布就因没钱、没人、没船几度崩溃,好在,他没有放弃。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哥伦布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航程。
在航程伊始,哥伦布就碰到了葡萄牙人的阻止,三艘帆船不得已驶入常年暴风涌浪的西风带,水手们的抱怨、航行中的变故,都没能改变哥伦布的坚持,也正是因为这些坚持,才有了我们历史书中伟大的哥伦布。
“在失望面前永不言弃,在赞美面前淡然处之”,哥伦布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坚持的力量。
写在最后:“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阅读历史,无疑是想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而这本书从一些简短的小故事着手,告诉孩子们很多关于成长的道理,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