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2月10日,北洋政府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中美合资创办石油公司合同》,约定由美孚石油公司派出专家,组建“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勘矿测量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府、直隶省承德府附近地区进行地质勘查与钻探。
美国地质学家菲德克·克拉普(FrederickG.Clapp)身为美孚石油公司所聘专家,于年12月先期抵达北京,次年2月下旬前往秦皇岛,再转往直隶建昌(今辽宁凌源)周边考察,得出石油无开采价值的结论,返回北京后,中美双方商定前往陕西勘探,分为两路,其中第一路由马栋臣(克拉普的中文名)率领由北京出发,经直隶张家口、怀安,再由山西岢岚、阳高、天镇、应州、宁武等处入陕,最后经河南往武汉,再乘船前往上海转回天津。
克拉普在华考察期间,除了拍摄山川地质照片,其极高清的相机,也为百年前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风光人文瞬间,图游华夏百家号在完成张柏林和柏石曼中国行系列之后,潜心研究克拉普留下的照片,仍按时间和地域进行分析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
一、在长江境内的老地图
经过近一年的石油勘探,克拉普结束了中国考察任务,最终在年2月完成了《陕西地质调查总报告》,笔者判断他的返程路线,可能是从河南坐火车前往武汉,沿着长江乘船至上海返回天津,本期照片拍摄于江西彭泽、安徽宿松、东流(今东至县)、江苏南京境内。
二、江西彭泽县沿江照片
1、克拉普乘船经过了彭泽县的马当山,一艘扬帆的木船正从山下驶过,这座位于长江岸边的小山,虽然海拔不高,却在历史上身名远播,唐朝时陆龟蒙写有《马当山铭》,文中:“言天下之险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一句盛赞其险。
放大细观,可见山上有不少古建筑,根据北宋时期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其中提到了马当山因形如马而得名,“其山横枕大江,象马形。回风急系,波浪涌沸,为舟船艰阻。山腹在江中,山际立马当山庙”。
三、安徽宿松县沿江照片
2、属于安徽宿松的这座江中小山,名为小孤山,其状若山水盆景,百年前,溯江而上的外国人,每每经过此地,总是大感惊奇,常常拍照纪念,唐朝时建有启秀寺,北宋时期改祀“妈祖”,到明朝香火极盛,山顶的亭字,也被传为天妃圣母梳妆处,被称为梳妆亭。
四、安徽东至县沿江照片
3、克拉普拍摄的此处风光,经过考证,是位于东流县(今东至县)江岸的秀峰塔,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的公元年,与陶公祠相邻,相传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乘舟至东流,并在城南坡地种下菊花,后世百姓便为他建祠,东流亦被称为菊邑,如果传说为真,那么陶渊明正如照片中的一叶小舟,从长江顺流而下。
放大细观,秀峰塔右边有几棵大树,在树梢间隐现的建筑应该就是陶公祠。
五、未知地区沿江照片
5、此处江面较为开阔,克拉普并没有标注地域,如果不是九江境内,那么就是在安庆和南京之间的某段长江。
放大照片,江边有西式建筑的两栋楼,旁边的烟囱还冒着烟,江中的大船都降下了风帆,前面的船上运送着货物,首尾的船夫正在奋力摇桨。
六、南京境内照片
6、在南京附近的长江上,中国特有的帆船升起巨大的船帆,有着千帆竞渡的壮观。
放大照片,在船后的岸边,有一处城楼状建筑,很有可能是在下关附近。
7、克拉普上岸后,在一座桥上,下方的护城河通往长江,河中停靠了众多的船只,左边远处的明城墙很可能是下关城墙,右侧则建有不少民宅。
放大细观,内河的堤岸每隔一段就有码头,城墙下行人甚多,依然保留着金陵古都的气势。
继续前图放大,内河中间保留着船只来往的通道,有人在划船,停泊的船上,则有妇人在洗着东西,这百年前的瞬间,水上人家的烟火气,仿佛从来没有消失。
8、此处城门为下关附近的仪凤门,这是从下关上岸后,进入南京城的主要通道,从照片中来看,来往的人员较多。
仪凤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源自“有凤来仪”之意。放大细观,这座城门与城墙已然破败,这和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有很大关系,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就是在仪凤门挖地道攻入南京。
9、克拉普入城后,拍摄的一处街景,有富人踱步而来,穷人则挑着担子走过,有一些房屋看着已经倒塌。
放大细观,左下角的一位小女童,坐在了一个木桶里,这是江南地带冬天为了取暖而使用的烘火桶。
10、克拉普进入一座断壁残垣的建筑物内部,看样子像一处教堂,他在图片注释中提到爆炸导致,经过考证,年8月间,讨袁军曾经和北洋军阀在南京血战,极大可能这些建筑就是在那场战争中炸毁。
放大细观,四个中国男子满面愁容坐在瓦砾中晒太阳,面前有竹筐,克拉普的同伴站在后方,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