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tslf/青岛市初中物理教科研基地——姜增红名师工作室-09-27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李欣怡
第I卷(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括号中.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A.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关于声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C.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
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固体中的快
C.高速公路上的隔音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5.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GPS导航”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丁图中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6.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m/s
B.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中,讲述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9.肖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依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肖平的距离约是()
A.mB.m
C.mD.m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3个选项符合题意.
10.关于超声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频率大于Hz的声波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听不到超声波
D.超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m/s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
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13.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蝙蝠用超声波捕蚊虫
B.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C.渔民利用声呐捕鱼
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第Ⅱ卷(共70分)
专题一:实验探究题(本专题满分36分,共3个小题)
(一)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4.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明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______,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______.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________.
(二)探究声音的特性
1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中,小明用塑料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表明:发声的塑料尺在________.
(2)然后用较大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变大.这一现象表明: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系.
(3)再改变塑料尺伸长桌面的长度,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发出声音的高低均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系.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6.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木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鸟界的“打击乐高手”.人们能区分鸟的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人们将耳朵贴在树干后发现可以更快地听到树干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声音在木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17.把一根长管的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放入耳中,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
18.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指利用________获得身体信息的
19.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能发现松动的螺栓,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医院里可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了声音能传递________。
20.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_______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21.元旦联欢会上,琳琳同学一首《青藏高原》顿使会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不自觉地跟着琳琳同学低声和唱,唱完之后,同学们都觉得琳琳同学的高音部分唱的很棒。以上叙述中的“高”和“低”分别表示声音的_____和______。
22.音乐晚会上,吉他选手用力拨琴弦时,琴弦的振幅较大,发出的声音______较大;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______响度大,______的音调高.
专题二:计算题(本专题满分18分,共2个小题)
23.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24.周末,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王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小王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他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54km/h.小王开车到A处时,按响了汽笛,汽车向前行驶了60m到B处时,小王听到了汽笛的回声.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帮小王了解一下.B处距离山崖还有多远?(声速是m/s)
专题三:探究与创造题(本专题满分16分,共2个小题)
25.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①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②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计算,可知海水深度为________m.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m/s.
26.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帆船上的人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还会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在上面短文横线处补上恰当的文字_____,______。
(2)细棒敲打玻璃杯发出声音,发声体主要是______,玻璃杯盛水越深,听到敲击声的音调越__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在______左右。请你写出生活中利用声波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青岛第五十三中学胡雪莹
往期《核心素养每日闯关》
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1)》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1)》答案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2)》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3)》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4)》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5)》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6)》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7)》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8)》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9)》八年级《核心素养每日闯关(10)》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