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6月7日起,台海网推出特别策划“庆祝建党百年·红色文化主题作品展播”,致敬党的百岁生日。
本次展播,将选取厦门各类非遗项目、民间手工艺项目中与红色文化主题相关的作品,通过“5G技术+融媒体”的创新方式集中展出,重温红色历史记忆,讲好红色历史故事,弘扬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精神。展览将大量用非遗作品诠释红色精神,用非遗技艺传承革命精神,用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
今天,推出展播作品第四集——《匠心铸就“百年之舟”》。
4
同安锡雕
匠心铸就“百年之舟”
今天推出展播作品第四集——《匠心铸就“百年之舟”》。福建省级项目同安锡雕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郑天泗、庄亚新,为建党百年打造新作。作品延用传统的打锡技艺,用数块锡片通过不同的锻打和表现手法,制作出“波涛汹涌”的场景,一艘插着五星红旗的锡帆船在“逆境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如花似锦彼岸”!
在闽南,“锡”与“赐”同音,具有祈福、吉祥之意,自古以来,闽台地区就颇为推崇锡器,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馈赠亲朋好友,皆以锡制品为贵。文史资料记载,明朝时期,福建锡雕工艺便十分兴盛。当时的泉州、同安还出现了专门从事锡雕交易的“打锡街”“打锡巷”。同安锡雕经历断代,直到一对年轻的“80后”夫妇——郑天泗、庄亚新,重拾起这门古老的传统锡雕技艺,并让它重焕光彩,名声再起。
作品简介同安锡雕: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这艘看似简单的锡帆船,实则工序复杂。须经历熔锡、制板、雕刻石墨、敲打冷煅、焊接、整形、打磨……才能从匠人的手中脱颖而出。从船身到桅杆,再到两片迎风招展的船帆,以及汹涌的海浪,无一不体现着匠人精神,与对党成立百年之后,再度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的期盼和祝福。
谈创作感想
庄亚新告诉记者,这艘船寓意着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带领下冲出“险境”,走向解放,迎来富强,喜迎“建党一百周年”!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作为守艺人,“锡雕侠侣”郑天泗、庄亚新,将代表守艺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继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锡雕侠侣福建省级项目同安锡雕代表性传承人
郑天泗,祖籍泉州德化,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雕(同安锡雕)代表性继承人,被评为“银城十佳工匠”。与妻子庄亚新享有“锡雕侠侣”美名。一位省级传承人,一位市级传承人。
“锡雕侠侣”早年在民间打锡艺人家中学习锡雕技艺,制作一些用于婚嫁丧娶、馈赠亲友的锡制品。年创办厦门同安新赐锡雕工作室,锡雕作品突破传统,制作出符合现代的锡艺术作品。锡雕作品《长寿平》获得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年10月《富贵吉祥》获“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