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高鹏/文刘鸿翔/图
你是否突然意识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了奥体中心?郑州也跻身其中。显然,一座城市的体育味儿足不足,从基础场馆设施建设,可窥见一二。
再过几天,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正式开幕,万众期待的郑州奥体中心也将正式与大家见面,这座规模相当于16个航海体育场的大型场馆,将迎来怎样的“首秀”?而悄然准备好的龙湖水上体育中心,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期待?
有了这些高规格的体育场馆设施,“国际郑”的体育味儿,你品到了吗?
夜幕下的四个中心,一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灯光秀正在上演——郑州奥体中心亮灯。
这几天,如果你注意朋友圈,已经能看到关于奥体中心的各类“剧照”、视频刷屏。
奥体中心被称为郑州版“鸟巢”,与北京“鸟巢”的设计理念相比,郑州奥体中心项目取“天地之中、黄河天水”之规划理念,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像黄河中的三座石岛,而周围的环境就像黄河水一般盘旋。
从外观上看,北京“鸟巢”采用钢结构镂空设计,而郑州奥体中心则是封闭的,除了露天设计,外侧屋面是用金属屋面、阳光板封闭起来的,金属屋面上还设置有光伏发电板,既节能又环保。
而从“容量”上看,郑州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为57万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16个航海体育场,主场馆体育场可容纳6万人。
除了重大比赛外,这里将被打造全民健身游泳馆、体育理疗及体质检测等众多商业形态,赛后体育场馆将转换为舞台表演等用途。
在体育馆场馆中央,一个可升降式的高四层、八面漏斗屏占据着中央显要位置,屏幕上循环播放的测试画面清晰锐利。“这四层的斗屏比NBA现场的还多了一层,举办一场NBA级别的赛事毫无压力。”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夏威表示,目前,场馆已完全覆盖5G信号,在运动会期间将采用现场安置的设备将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让大家享受到如5G一样快的网速。
而且,体育馆内设置了一个冰场,需要举办冰上项目的时候,只需要把地面上的可拆卸地板拆掉,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冰场的转换工作,形成一个6厘米厚的冰层,这座体育馆也成为河南省首座可以承办冰上综合项目的体育馆。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办场地,奥体中心已然做好了准备,你期待吗?
就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准备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之时,8月27日上午,在郑东新区龙湖水上基地上,本届运动会龙舟、独竹漂的参赛运动员也在紧张训练,做着最后的冲刺。
水上项目“独竹漂”
站在基地旁可以看到,龙湖水上基地的船库、裁判塔、主席台、绿化提升工程已经完工,美丽“芳容”尽显。
作为继主场馆郑州奥体中心之后最为重要的赛事场地,龙湖水上基地承担着本届民族运动会龙舟、独竹漂两个水上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任务。
之所以把比赛放在龙湖水域,既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也基于对龙湖良好水质的考量,而且,龙湖的水系河道很深,最浅的地方都有4.5米,最深的地方是7米,适合在这里做一些水上运动项目。
龙尾河桥东侧,一座外形酷似帆船的两层建筑很是显眼,屋顶为全开放式花园露台,可供市民观赏龙湖美景,郑东新区龙湖水上基地项目经理张世荣说,这是船库+办公楼的综合楼体,不仅能存放龙舟等比赛船只,还能为办公、运动员休息、媒体发布消息提供场所空间。
裁判、媒体及安保所在瞭望塔
比赛区新建的裁判塔同样兼具美观与实用,这座五层的建筑,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比赛期间,裁判在2层对比赛监控、监督比赛。3层4层是电视转播使用,在赛后,这座裁判塔可以作为一个观景平台,欣赏龙湖美景。
河南商报记者还了解到,比赛用的主码头采用组合式板块拼装,可根据裁判组和运动员赛事需求进行调整。“这些板块的浮箱是专门从大连制定运过来的。”张世荣说。
运动员备战间歇
“所有的比赛的设施场馆都是将来可以是一个永久性建筑。”张世荣说,龙湖水上基地的场馆和设施兼具了功能性和美观性,在赛后也会成为湖边的一道风景。
除了日益临近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今年12月12日至12月15日期间,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也将落户郑州,这也意味着,“国际范儿”的大郑州又将迎来一场国际顶级赛事。
小王是一名十足的体育迷,他说,这些年间,郑州与一些知名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可谓“既无缘也无份”,最让大家熟知的,还是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以及航海体育场。
“趁着这次举办运动会,咱郑州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奥体中心’。”小王说,放眼全国,除了最出名的北京“鸟巢”,像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都有自己的奥体中心,可见,一座具有体育号召力凝聚力的城市,奥体中心俨然成了“标配”。
在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长王建国看来,小王的观点不无道理。“一座城市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高标准的体育场馆、配套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他说,借助此次举办运动会的契机,郑州建设了一批场馆,对郑州未来的发展、城市功能完善、人文环境改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建国说,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除了奥体中心,郑州仍缺乏高质量、高规格的体育场馆,有质无量,“还需要不断提升,借助举办一些高规格赛事,提升城市的体育文化水平。”
体育赛事的承办权,通常是对一座城市和市民的信任。凭借着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一些国家和城市可以实现后发超越式发展,甚至跨入发达国家或世界名都市行列。比如,近几十年来,凡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无一例外地成为世界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