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牛鞠榕郝玉帅潍坊报道一座架在空中的大桥,你见过吗?在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到来之际,潍坊风筝协会副会长、潍坊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刚亲自操刀,设计制作了“港珠澳大桥”风筝,将工艺美学与文化传承完美结合,缔造出一场展现鸢都文化的视觉盛宴。谈及创作初衷,张华刚表示,众所周知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基建狂魔”,建造的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所以便想到了用风筝的形式展示中国基建的力量。“今年我决定延续去年‘复兴号’风筝的创作理念,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制作工艺,采用串式结构,用三根线将风筝主体串起来,所用的线也十分有讲究,需要提前抻拉五个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放飞的过程中出现松动和不平衡的现象,在保证形状固定的同时又不失灵动活泼。”张华刚告诉记者。据张华刚介绍,风筝整体的设计大约经历了一个多月时间,前后大大小小的改动方案共有十二版,直到4月1日才最终敲定下来。完成了设计图纸后,张华刚胸有成竹,开始紧锣密鼓地投入制作,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在风筝上设计了三个桥塔,分别是中国结造型、白海豚造型和帆船造型,它们既要坚固到足以撑起悬索,又要防止风筝下垂,保证整体造型在空中完美呈现,如何做到同时兼顾,这确实是个问题。”张华刚解释。思虑良久,他决定“搬救兵”,请来了有多次巨型风筝设计经验的王兆瑞进行指导,逐一突破难点,还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创新。“港珠澳大桥”风筝不仅在整体造型上还原了现实,还在路灯、收费站等细节上做了精心设计,甚至是桥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都细致地展示出来。风筝的整体长度达75米,在放飞时需要十五六名专业放飞人员默契配合才可以完成起飞。据了解,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采用中国结的造型,寓意中华民族团结和谐;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采用三只中华白海豚造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九洲航道桥采用帆船的形象,则象征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历史,代表着国家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从构思设计到制作放飞,每一道工序中都凝结了一众风筝手艺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图片为试飞千年风筝,历久弥新。从多年前第一只纸鸢飞上天,到如今这条风筝线交到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手中,风筝已经在潍坊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采访结束后,张华刚重新回到了热火朝天的制作团队中,扎制、绘画、裱糊……从他游刃有余的操作中,看到了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