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治疗偏方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74090.html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综合
3月2日,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正式开始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启动。
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1月26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横向左倾约27°。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沉船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古船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在上海水上运输广为使用的平底沙船。
年“长江口二号”古船多波束声呐扫测合成图。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即将施行,“长江口二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这是时隔十几年后,我国再次展开大型水下考古行动打捞木质古沉船并展开相关文物保护工作。此前,宋代古船“南海一号”于年整体打捞出水,轰动世界。
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保存较为完整的铁质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一号”。经过水下考古潜水探摸,确认该沉船为民国时期的铁质军舰。随后考古人员扩大扫测和探摸范围,又在沉船北部发现了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古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沉船发现以来,考古机构每年都对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探摸和多学科研究。比如,通过选取前后其中4个舱室进行了小范围的清理,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年7至9月,上海市文物局再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特别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何要在今年启动对沉船的考古打捞?
据近几年水下考古调查显示,长江口二号古船受水流冲刷严重,特别是随着长江口水势流向改变,河床由淤积转变为快速下切,致使古船加速露出河床表面,船体面临严重安全威胁。为防止长江口二号古船遭到自然与人为破坏,相关部门决定对其实施整体打捞与保护。
上海将采用世界首创的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技术”来打捞这艘木质古帆船。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这一目前全球最为领先的高科技水下考古方案,真正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贡献范例。
按照计划,长江口二号古船有望在年年底之前完成打捞与迁移任务。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