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百年帆影入梦来听海洋精神赓续者讲述与
TUhjnbcbe - 2023/9/24 20:37:00
白癜风袪白诀窍 http://m.39.net/disease/a_6511103.html

本报记者许舒昕

今年是“厦门号”远航美洲周年。年5月,一艘以Amoy(“厦门号”)命名的木质无动力帆船,由一位出生于荷兰的丹麦人乔治·沃德和泉州惠安工匠共同在厦门港打造完成,并由沃德船长和他的中国太太阿玉及9岁的儿子鲍勃举家驾驶,从厦门港出发,历时两年,横跨太平洋,途经大西洋,航行一万八千英里,先后到达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和美国纽约港。这艘船被当时美国媒体誉为“大西洋第一中式帆船”,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名叫“Amoy”的厦门。

▲“厦门号”航线图(张平原制图)

百年来,“厦门号”及其故事曾一度钩沉史海,幸有一群人因各种机遇与“厦门号”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厦门海洋文化、海洋精神的赓续者。今天,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故事。

魏*

新“厦门号”船长正着力培养帆船小将

年11月3日,魏*和7位航海爱好者,登上一艘18米长的帆船——新“厦门号”,从厦门五缘湾起航,沿着一条中国帆船从未行驶过的航线,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环球旅程。在此之前,他不承想到,早在近百年前,也有一艘同样叫“厦门号”的中式帆船从厦门港起航。

新“厦门号”八勇士航行海里,在10个月后,胜利返回厦门,第一次完整地在地球上铭刻了中国帆船的环球航迹。经过曾母暗沙时,魏*和船员抛下了一个锚,锚上写着“大国雄风,永镇海疆”。

这十年,魏*时不时还会掏出当年写下的航海日记来翻看,“还是那么新鲜,画面感依然特别强,激动的情绪仍在胸中涌动”。他说,环球航行后,世界地图不再是一张平面图,已经“活”在自己心中。“升起风帆,你就会看到整个世界”,他用一句非常诗意的话来形容。

后来,有人把新旧“厦门号”放在一起解读,激起魏*了解老“厦门号”的强烈愿望。了解越多,他越被其背后所折射的航海精神所撼动。“没有劈风斩浪的高超航海经验,没有舍我其谁的超凡勇气,没有中式帆船完美的适航性能,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壮举的。”他表示,两艘“厦门号”,名字虽然相同,却非同源。一个是中国传统古帆船,一个是西式现代帆船,但它们所蕴含的勇立潮头、不畏风浪、开放包容、扬帆远航的厦门海洋文化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

如今,魏*仍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帆船事业,但把重点放在了青少年帆船培训。提起初衷,魏*说,“当年环球航行停靠在南非的港池边上时,看到许多小孩在学帆船,风大浪急,船翻了教练也不管,只在远远的地方看。我觉得对小孩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这种培训,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年做孩子们的帆船教练,带着他们一起乘风破浪,魏*乐在其中,他希望通过帆船运动培养孩子不怕吃苦、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传承帆船文化和体育精神。

但他也笑着坦承,并非人人都能驾驭好帆船,还需要天赋——不仅手脚灵敏,还要善于开动脑筋,才能在广阔的海面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一条路。他也一直期盼着,能发现、培养出这样的接班人。

汪锦星

我的父亲汪三九曾参与建造“厦门号”

“厦门号”的故事在中文媒体第一次全面披露,始于年7月18日,许路撰写了一篇文章《“厦门号”帆船远航美洲的故事——一次鲜为人知的航海壮举揭秘》在《厦门晚报》刊发。之后厦门媒体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帆影入梦来听海洋精神赓续者讲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