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富士山,3岁在雪地裸跑,5岁开飞机.....这些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实现了。
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孩子肯定是“天赋异禀”。但实际上,这个名叫多多的孩子是个天生体能大幅落后于常人的早产儿,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主要得益于爸爸的“鹰式教育”。
所谓鹰式教育,最初起源于自然界中老鹰的哺育方式。当幼鹰渐渐长大,鹰妈妈会把它们推下山崖。当幼鹰急速的往下坠时,它们会拼命的拍打翅膀,同时也掌握了生存本领——飞翔。
从咱们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指通过极端的手段对孩子进行逼迫从而激发孩子潜能的教育方式。
多多的爸爸就是鹰式教育的创始人,曾经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何烈胜。
9年前,何烈胜可谓是当时的网络红人,他让3岁的多多在雪地里裸跑,这个视频一度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之后,何爸爸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开始越来越疯狂,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学习了开帆船,6岁的时候,父子俩一起穿越死亡地带罗布泊,多多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罗布泊穿越者。
何爸爸认为,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太过温和,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于是就让孩子退了学,之后还表示要让孩子在13岁的时候考上清华。
那么多年过去了,多多现在怎么样了呢?
年12月2日,11岁的何宜德拿着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成绩单和预审通过单,通过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当面审核,这意味着他的大学专科已顺利毕业。
之后多多攻读了自考本科,读的仍是南京大学主考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自考专业,共15门。
这对于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不过跟他要上清华本科的目标还是相差不少。
但是何爸爸的鹰式教育也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很多人都指责她狠心、不人道。有人希望何爸爸和儿子可以换位思考,也有人怀疑他是为了出名而进行炒作性质的表演,还有人从科学的角度以“量产实验”来质疑鹰式教育。
总之,大多数人认为孩子首先要快乐,宁愿让孩子平庸且平安的度过一生,也不要用这种极端方式促成的成功过一辈子。
不过也有人认为孩子是自愿的,并且有爸爸在一旁保护,这种方法未尝不可一试。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家吴国宏认为,如果结合多多特殊的体质和从小就接受的训练老看,何爸爸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了,并且这种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鹰式教育”弥补了现在很多家庭教育中都缺少的重要一环——规则的建立。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在孩子面前没有原则,导致孩子变成了“熊孩子”。但是孩童的体能训练要符合规律,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情很重要。
对于多多这个年纪,让他参与高强度的登山和长跑是不合适的,对孩子进行催眠法等,在学术界已被证明是伪科学,鹰爸和鹰式教育,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自我膨胀”。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很多家长选择支持鹰爸呢?其实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家长除了重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之外,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