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要来了,元旦还远吗?花粉都在问春节哪里适合一家出行,经过上个月二刷了这个地方,今天想和大家说说迪拜。
都说迪拜是“土豪国”啊,去一趟旅行不过是看看人工建筑啊大房子啊沙漠花园什么的。呃……也对,也不对。怎么说呢,首先迪拜确实是“豪”——一个在沙漠里拔地而起的城市没点经济基础是不行的,就像香港,从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不也需要点天时地利人和吗;但是,迪拜不土:现代建筑的空灵之美、阿拉伯传统的厚重之美,云集国际品牌和游客却不丢失自我而气质依旧,这还真不是只有钱就办得到的……如果是,那也得有很多很多钱。
风筝海滩*昏的猫,感觉可以通灵。
其实我时常会对有那么七八天假期的花粉推荐迪拜(阿联酋),因为这个时长去欧洲嫌匆忙,去东南亚你们说已经玩过了(可以多玩几次啊~),只因迪拜是一个匆匆一瞥看不够、玩了一周不愿走的地方。
*昏的风筝海滩,身材标致的美女几乎是保留风景。
帆船酒店是风筝海滩最璀璨的风景。
今天我想说说迪拜的“慢”。迪拜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只要你想慢就能慢下来的地方。举个例子,穿上一套慢跑服,在朱美拉海滩和风筝海滩长长的海岸线上跑几公里,或者在海里泡泡水,哪怕你仅仅想静静躺着,虽说不是私人区域,但这片海滩却在热闹和安静间获得很好的平衡,神奇地不会让人产生被叨扰的感觉。*昏时分,祈祷的歌声突然响起,在大海边上,震撼一时间会到达灵*的。
入夜了,海边的沙滩排球区聚满了海量身型管理良好的青年男女。
在造型出挑的小食车买些小零食,我就静静看着面前的男男女女们:对于身材,他有他的监控,我有我的失控,开心就好。
如何到达:[KiteBeach]UmmSuqeim,justoffJemeriahBeachRoad
迪拜的“慢”,还慢在对“时光”的保存上。位于老城区的迪拜博物馆就是窥探时光的窗口。传统的沙漠式建筑,里面展示了迪拜最古典的日常生活细节,从家居到劳作、从教育到医疗、从古至今,如果你愿意细细看,走一圈下来也许能理解为何如今的迪拜能闪耀至此。
古时候波斯湾畔捕鱼作业的船只。
博物馆所在建筑的前身是阿法迪城堡(ALFAHIDIFORT),这是迪拜城中最古老的建筑物,造于年,曾经是守护迪拜的*事要塞,也曾作为宫殿、守*驻地和监狱,当初建造这座城堡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周边地区部落的侵犯。此后该城堡已经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包括做监狱、*火库、统治者的官邸和被*府的机构所用。
迪拜沙漠人家的房子里,房子刺绣精致的枕头。
如何到达:AlFahidiFort,AlFahidiStreet,AliBinAbiThalibStreet,BurDubai
离迪拜博物馆不远,是一片有趣的区域。二十世纪初有来此经商的波斯商人,他们建造了纵横交错的社区。后来商业模式改变了,商人们撤走了,*府把这片建筑群原样保留下来,成为大家用来察看迪拜传统生活的”活化石”——AlFahidiHistoricalNeighbourhood。如果让我说的话,我觉得这里就是”阿拉伯文创园“(误)。
阳光穿过细叶的树冠洒落在土*色的房子上。
这是一场奇妙之旅。正当我走在这个“阿拉伯文创园”,对这一幢一幢古旧房子探头探索缩手缩脚的时候,我在某个房子的门缝里遇到了一位穿得全身雪白的阿拉伯大哥——后来知道他叫默罕默德。默大哥看到我一脸贼头贼脑端着照相机,豪气地说:进来吧进来吧,随便看看!
我怀揣一阵惊诧与惊喜,尾随默大哥进屋。这一看不得了,一间平日窥探不得阿拉伯大宅就在面前铺开了:挑高的大厅中间坐着几位老人家,爷爷端着银壶稳稳坐着,奶奶们脸上蒙着黑纱,沧桑的手在进行着各种操作:捶打银器、编织首饰……难道,这是一个工艺作坊?
老奶奶正在手工捶打出一个刀鞘。
经过默大哥的介绍,这里确实就是一个由迪拜旅游局主持的作坊,为了让游客们了解更多迪拜的手工艺文化,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这个国度的了解——这里不光有紫醉金迷,还有历史记忆和艺术沉淀。作坊的参观完全免费,和奶奶聊得高兴(单凭眼神交流),奶奶送了我一条手工珠串~激动!
默大哥(图左)和展示传统阿拉伯咖啡工艺的老爷爷(图右)和人妻CASH(你猜),品尝阿拉伯咖啡也是免费的哦!
离开作坊,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博主,默大哥高兴的带着我们又走了几处地方。这里的房子从外面看着都差不多,走进去却大不同。
这个房子进门后惊呆了我们,确实是华丽,而且别看迪拜炎热、房子看着又很密闭,进去才发现采光通风都很好。这正是一方水一方人的一方智慧体现吧。这个房子其实是这个保留区的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友好呢!
阿拉伯咖啡博物馆,展示了埃及、摩洛哥甚至印尼各国咖啡的品种和烘培技术、工具等,咖啡控不能错过!
所以说,请大家在保持有礼的情况下,不妨大胆尝试走进此处每个打开的大门,惊喜也许就在每一个拐角哦!
迪拜古城,乘坐水上巴士穿梭在迪拜河两岸也是一乐也。
*金市场和香料市场虽说也因为游人不少而略显商业,然而游人如织不正是商业繁华的一部分体现吗?就是只是逛逛感受一下,也是极美妙的。
关于吃
提起阿拉伯菜,蛮多花粉会第一时间摇摇头的,主要反应就是“吃不惯”。鹰嘴豆泥、各种大饼和面糊、激烈的香料,这是我们对阿拉伯菜的固有看法。不过,所有的误会根源都是在于了解不深,在第一次到迪拜的时候,很幸运遇到了好的向导,吃到了很棒的别国料理。
二刷迪拜,对于阿拉伯美食的理解似乎到达了新的级别:之前是觉得迪拜能吃到很棒的无国界美食,这次是觉得迪拜能吃到最顶尖的阿拉伯美食——原来,阿拉伯菜如此美好!
就在上文说到的AlFahidiHistoricalNeighbourhood地区,有一家非常著名的网红“茶室”,名叫ArabianTeaHouseRestaurantandCafe-Bastakiya,以身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旁却别有洞天地清凉又清新而闻名迪拜。
茶室在马路旁竟然也有阿拉伯式的座位。
不过如果你问我推荐这里的原因,我一定会站在椅子上向你大吼三声:食物!食物!食物!就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阿拉伯菜的观感——
薄荷叶、芝麻菜、番茄、红石榴和柠檬是阿拉伯传统绿叶沙拉的组成部分,也是我最爱的没有之一的一款沙拉。气味清冽醒胃,能把沙漠气候的高温往下降个10度左右。
烤大饼。这是一款无限续吃的大饼,一旦服务生发现饼快吃完了,又会给你再上一张,基本算是主食了。饼烤的很香,奇异的是一点也不干,饼边香脆,内里柔软,哪怕是我这种不怎么爱吃饼的,张嘴就来了至少一张半!
茶室的烤肉各有特色:牛肉、羊架,都可以保证肉鲜美、外焦内嫩、汁水浓郁。酱料也没有喧宾夺主让肉味成了配角,当然,阿拉伯人的烤肉也是极少失手的。
既然说是茶室,饮品怎能掉档——草莓冰沙、薄荷冰沙、阿拉伯冰咖啡……每一款冰饮都不像太传统阿拉伯风味一般重甜,而都是坚持“清新”二字,因此成为了这里最具人气的消暑良方。
如何到达:前往AlFahidiSt,茶室就在历史街区的入口处停车场旁边
除了一溜的特色餐厅,在迪拜还有一种美食生产者,那就是各大奢华酒店了。关于酒店,花花之前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很多了,不过,迪拜依然每年都有新酒店落成开幕啊,无论新老品牌,出品也是在精益求精的啊!所以,在迪拜吃遍各大酒店,也是一件必须做并且必须认真做的大事。
ArmaniHotelDubai
从哈利法塔的脚下、在夜色中从脚下仰望哈利法塔……哇!!!这个角度真的让你无法发出除了赞叹声以外别的声音。
哇!!!(失语后遗症)
走进某个简洁现代的大门,就能走进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家Armani酒店的其中一家——也是全世界第一家。先有迪拜的这家藏身哈利法塔心脏楼层的酒店,才再有时尚之都米兰的第二家ArmaniHotel,据说也是因为创始人实在太爱迪拜了。
关于ArmaniHotelDubai的房间,我能想到的一个形容词就是“Cool”,适合性格干脆的男生、也适合热爱高奢风的女生,房间内能看到的所有线条都清晰干净,但丝毫没有一点单调感;细看建材大部分运用了真皮和丝绸,谁说简约就是沉闷和朴素来着?
套房的客厅能看到极远的高视觉夜景。
餐厅布光雅致。
床品的触感惊人,爽滑中带涩,显然是高比例的真丝与纯棉混纺的结果。把这种布料用在酒店的床品上,我很难想象是怎样级别的手笔。
浴室的香皂用了带着禅意的彩石造型,每一刻都手工打造,没有重复。
在这里看全世界最大的音乐喷泉,又是一个新的角度。
这个世界第一的音乐喷泉,每半小时会表演一次。无论在顶层还是一楼观看,都是一次惊艳的体验——
00:43都想着来住,不曾想过美食也是ArmaniHotelDubai另外一个勾*儿的存在。“Hashi”是ArmaniHotelDubai的日本餐厅,也是迪拜最好的日本餐厅之一。主理人是一位非常可爱的韩国哥哥,却竟潜心钻研日料多年。一顿下来,我再次惊叹:在迪拜,吃是一种仪式。
冷盘类从卖相到出品都是一流,我不是日料专家,却感觉所有的生上食物都经过了非常仔细的处理,酱汁恰如其分、鲜味不断增益,并且有些还融合了法餐的做法,正如迪拜的国际化与融和。
热菜要掌握的便是时机与火候了。无论是牛肉还是虾肉,准确预判了上桌和入口的时机,不嫌生不过火,该弹牙的该有肉汁流动的,配上主厨推荐的清酒,或温或冰,正好。
哪怕是餐后的果盘,你能看到伴碟的叶尖上流动的心思。
迪拜现在对中国护照全面免签,无论是机票还是酒店都很容易预订,选择也很多,说走就走非常轻松!告别迈进,不妨到这个充满色彩的国度走一走,这将是新年极美的开篇哦!